跳转到主要内容

由药妆引起的皮肤反应 - 揭露常见的元凶

简体中文

由药妆引起的皮肤反应 - 揭露常见的元凶 www.NaturopathicAesthetics.ca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每天当太阳升起,您打开双眼,打一个大大的呵欠,然后终于决定下床。您展开全新的一天。吃过早餐后…又或者选择不吃(但希望您有吃)。浏览了所有电邮和社交媒体新知讯。现在是时候「准备出门」了。女士们,由您踏出门口之后直至上床就寝,估计您使用了12种个人护理产品,它们所含的成分超过180种。至于男士们,估计您使用了6种个人护理产品,它们所含的成分约有85种。[1]

无论是化妆品、除臭剂、唇膏、洁肤品、护发用品或太阳油,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成分有机会引致痕痒、刺痛或红肿,有时甚至引起更糟糕的反应。一般而言,两种最常见因个人护理产品引起的皮肤反应包括过敏性接触皮肤炎及刺激性接触皮肤炎。本质上过敏性是因免疫系统对某种成分引起的反应,导致出现皮肤发炎的症状。相比过敏性接触皮肤炎,不涉及免疫系统引发反应的刺激性接触皮肤炎较为少见,而后者是因某种刺激性成分引起的非指定皮肤反应。这是身体应付刺激物的生物化学作用,程度视乎化学物的大小、浓度以及皮肤接触它有多久等等。[2]

要尝试估计人们出现接触性皮肤反应的频率的挑战有很多,其中一个是遇到这些反应的人士通常会停止使用引起问题的产品,因此没有机会或认为没有需要在向医生指出这些情况。[3] 通常是一些成因不明的个案,病人才会向皮肤科医生应诊。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在文献中有记载引致敏性及/或刺激性皮肤反应的主要成分中,今天我们将集中讨论其中一些常见的成分和类别。我们将谈及的成分当中有些是很常见和经常被使用于药妆产品。我们要指出的重点不一定要避免这些成分,而是强调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成分已被判断很可能及/或肯定是刺激皮肤或过敏反应的成因。若您遇到红肿、痕痒、刺痛或脱皮等任何一种症状,而您不确定其成因,那么我们以下论及的成分或许在分辨并避免刺激皮肤的来源上,能为您提供一些方向和帮助。一如以往,请先会见您的皮肤科医生和皮肤护理专家,以判断您的症状和讨论您所使用的护肤产品。

消除对「低过敏原」的误解

在化妆品和药妆世界所使用的各种名词中,有不少与本身的名称不相乎。「低过敏原」一词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经常误以为「低过敏原」与「非致敏」是同义的,但这并非事实。「低过敏原」表示较少机会过敏,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过敏。普遍而言,我们相信「低过敏原」的化妆品不应含有那些最常被视为有问题的成分;此外在购买化妆品之前,我们希望产品已完成过敏性或刺激性测试,特别是那些已知拥有敏感肌肤的人士。然而我们不能经常假设这些因素不存在,再者之前被视为没有问题的产品,当中可能含有其他致敏的成分。[4]

主要致敏性/刺激性的成分及类别

香水
香水被视为是引起致敏性皮肤发炎最常见的成因。用于化妆品或药妆品的香水成分超过2,500种。您的皮肤科医生可针对各种香水成分进行过敏原性测试,其中最常见的元凶往往是混合的成分。然而当化妆品界采用更多新的成分,也有倾向要持续改变需测试的混合物。

更使人困惑的是,香水中所含的每种成分不需要全部列在标签上。除此之外,尽管一樽香水标上「不含香味」,并不代表它一定不含任何香水成分,这只代表人们的嗅觉未能察觉。很多时候,香水成分的用途在于遮盖产品其他成分的味道,因此就算含有香水成分也嗅不出来。最后一点是,若产品含有防腐剂等同时具有其他功能的成分,那么「不含香味」的产品仍有可能含有香水成分。

草药成分也可以是刺激性或致敏性的来源,若草药具有治疗作用,尽管它们在整个药方中它们也增添香气或味道,但是它们的产品也可算作是「不含香味」。[1]

防腐剂
这包括第二类最常见的化妆品致敏原,例如是抗菌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您当然明白它们的用途是防止产品变坏。 在药妆品之中,其中一类最常采用而引起致敏性接触皮肤炎的防腐剂是季铵盐-15。此外,普遍的致敏原还有乙内酰脲、双咪唑烷基脲及溴硝丙二醇。[1]

市面上最具争议性的防腐剂很可能是对羟基苯甲酸酯,即对羟基苯甲酸的各种化学异构体。对羟基苯甲酸酯除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外,也用于药物和作为食物添加剂。相对于「对羟基苯甲酸酯是致敏性接触皮肤炎的主因」这个问题,答案是可能性很低,特别因为用于大部分化妆品的浓度都比较低。不过当浓度增加时,可能性也同时增加,例如某些有治疗用途的药膏,特别是受损或敏感皮肤适用的产品。[5][6] 由于对羟基苯甲酸酯有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因此事情变得更繁复杂。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虽然它的雌激素活性低,而且已有多个研究证明当使用建议份量时问题微不足道,因此被认为其危害性低,然而有些研究员强调这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举例说,研究员指出有多少对羟基苯甲酸酯的研究是按个别对羟基苯甲酸酯进行,这引申了另一个问题:在我们社会中从众多来源接触的对羟基苯甲酸酯化学异构体的相加和积累效应会如何呢?[7] 正如其他医学界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样,这个问题看来将持续一段时间。

维生素

以下几段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有点惊讶,但是维生素的确是我们购买药妆产品引起皮肤刺激的众多成分之一。事实上,除了外涂膏药和维生素以外,以下是其他已被证明可触发皮肤刺激及较少见的皮肤过敏之物质。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维生素A: 不论采用任何形态的维生素A(视黄醇、视黄醛及视黄醇棕榈酸酯等),有些人都会受其刺激,包括红肿及皮肤干燥等问题。不过这是预期中的反应,有时又称为皮肤的「过敏反应调整期」。因这缘故,您的皮肤护理专家可能在开始维生素A疗程时,为您建议一些可减少这种影响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开始疗程时先采用低浓度(如0.25%视黄醇),然后在每天使用管状产品时逐渐增加剂量,并在使用的头一个月内,先涂上保湿霜,再涂抹视黄醇;然后转换次序先涂上视黄醇,再涂抹保湿霜。另外在头两星期内,每三晚使用少许的份量,然后在接下来的数星期的疗程期间,逐渐增加使用的频率。[8]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维生素C: 由于抗坏血酸会降低皮肤的酸碱度,有些人会有发炎的情况。不幸的是,化妆品工业一直采用的维生素C形态,例如可减轻使酸碱度下降的抗坏血酸磷酸酯镁,使产品对拥有敏感皮肤或容易皮肤发炎的人士更耐受。[9]

维生素E: 虽然已有报告指外涂维生素E可引起刺激性及致敏性接触皮肤炎,这里要指出的是自行护理的例子。许多报告指出,致敏性反应可能与有些人将口服用的维生素胶囊自行打开,并外涂于皮肤上。相反地,属药妆级别的维生素E,其配方为涂于皮肤调配,因此致敏是罕见的。这例子带出一个重要信息:只能按照产品原本的使用方实行。[1]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草药

在产品中加入草药以及草药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在大幅增长,而人们对草药的误解也同样普遍。首先是用于药妆的草药成分是否「天然」?是否比「化学品」或「合成的」成分更有效或更安全呢?若果皮肤对某种化学品有产生作用,皮肤会对该种化学品有反应;而它究竟来自大天然或实验室便不重要了。以草本香水为例,不论它是不是有机,大家都有共识它仍属于「低过敏原」。正如我们较早前提及,「低过敏原」的意思不是非致敏性。对于拥有敏感皮肤的人士,「低过敏原」的产品都可以是发炎的来源。此外,虽然许多草本成分在植物中首先被发现和提取,但是由于价格的限制和原本的提取物可能会影响产品配方(例如产品的颜色、质感等),因此许多药妆公司不会持续由植物提取这些草本成分。因此,不少提取物被调较或合成为与化妆品中其他成分更易容合和在生物化学上可「奏效」的形态。[4]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其中一些常见的草本提取物已被证明可触发过敏性接触反应,包括茶树油、金缕梅、姜黄素、芦荟及薄荷,还有用于化妆膏和护发产品的蛋白质衍生物——水解小麦蛋白。[1][10]

果酸

果酸是一组化妆品化合物的统称,常用于为皮肤去角质、改善皮肤质感或提升皮肤的屏障功能,也可减慢皮肤老化的迹象。[11][12] 果酸的主要类别有α-氢氧基酸(如甘醇酸、乳酸及柠檬酸)、β-氢氧基酸(如水杨酸)及聚氢氧基酸(如葡糖醛酸及乳糖酸)。[12] 氢氧基酸同时可以引起发炎反应,包括刺痛和灼热的感觉。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发炎反应来自使用α-氢氧基酸,因为它的酸碱度低、分子尺寸较小,因此较易渗透皮肤及刺激神经末梢。然而当皮肤屏障受损时,可增加因β-氢氧基酸及聚氢氧基酸而发炎的机会,但它们一般不会像α形态能有效地渗透上层表皮。[1]

您可以做什么来缓和皮肤反应

起点:最明显的起点是如何辨认发炎和分辨引起发炎的成分。最近才使用的除臭剂品牌使腋下位置有红疹,便是容易辨认的好例子。然而在很多个案中,答案不是这么显而易见。因此,要开始辨别这方面,最好是向皮肤科医生或皮肤过敏专家请教,他们能辨别您是患有刺激性或过敏性接触皮肤炎,或是皮肤问题,也可进行贴布测试,帮助缩窄和准确找到引起问题的化妆品成分。接下来的关键便是避免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

建立及记录使用化妆品的历程:在面见保健专家之先,您可以保存使用产品的详尽日记,以及皮肤发炎是何时或如何发生,这些信息会有帮助。举例说, 每次当使用直发产品、指甲油或睫毛液时,您的日记都显示出现皮肤红肿,那么您可能怀疑引起问题的是含有甲醛成分的防腐剂。[8]

整体上减少接触:因应社交场合,好像香水等化妆品是很难停止使用的,然而有些产品我们不一定需要使用。例如在许多个案中,维持最好的皮肤健康不代表要使用一整柜的皮肤护理产品。与皮肤护理专家合作,可采用「少即是更好」的方法,帮助您判断使用最少的药妆品数量。按天然疗法的审美观,除了使用药妆品加以改善,调节饮食、口服补充品,甚至针灸也有助保持皮肤健康,进一步减少倚赖大量药妆产品。另外要减少接触,可尽量选择含有较少成分的产品。[8]

避免盲目使用「低过敏原」产品: 如之前提及,「低过敏原」不代表非致敏性。然而我们仍可选择一些较少机会含有常见致敏性成分的产品。您有责任发掘药妆公司的「低过敏原」产品之中,事实上有没有为他们的出品在人体进行过皮肤敏感度测试呢?此外,您可查询该公司在产品安全评估方面,有没有为重复地为自己的产品进行贴布测试。[4]

加强皮肤屏障: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当皮肤屏障受损时,皮肤敏感度和致敏的机会都会增加。正如我上一篇刊登于Naturopathic Currents的文章提及,皮肤表层的屏障有锁水功能,同时为皮肤每天接触的大部分物质提供保护作用。屏障受损便是中门大开的屏障,如上述所及,让β-及聚氢氧基酸进入皮肤而造成发炎,但原本它们是不能做到的。[8] Cosmeceutical Skin Reactions 因此要强化皮肤屏障,建议使用富含神经酰胺及其他脂质的保湿霜或洁肤品,配合我之前曾提及使用护肤霜、改善生活习惯和调节饮食等方法,全部加起来就是我们经常忽略、最能减少皮肤发炎的机会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