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益生菌(第二部分)

简体中文

 

 

益生菌在治疗方面潜力广泛,因此让我们继续探讨它们个别的作用。上一篇文章提及它们的分类以及益生菌在免疫功能和消化方面的作用,包括自体免疫力、异位性皮肤反应及呼吸问题。本文将集中讨论健康与微生态失调的微生物群的成分,以及益生菌和代谢标志物与微生物群-肠-脑轴线的影响。

微生物群的成分

probiotics我们的微生物群成分在我们幼年时建立,也受幼年遇到的事件影响,包括妊娠周数、生产方法(经由阴道或剖腹)、喂养习惯(人奶或配方奶)、饮食、使用抗生素、压力因素等等。1 微生物成分一旦被建立后,这个组合在整个成人阶段会变得颇为稳定。老年人体内的类杆菌属(Bacteroides)和梭菌属(Clostridium)水平较高,至于较年轻的成人的体内有较多厚壁菌门﹙Firmicutes﹚,但两个群组的分别不大。2 肠型的概念是将人体微生物群分类成三个主要菌属:类杆菌属(Bacteroides)是肠型一,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是肠型二,它们都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是肠型三,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3 有不少研究以证明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与饮食有关。举例说,相比以奉行植物性饮食的人士有较多普雷沃氏菌品种(Prevotella),奉行西方饮食人士的肠道微生物群倾向有较多类杆菌品种属(Bacteroides)。4 在这里顺带一提,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均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因此我们留意都服用这些益生菌补充品的功效。较多红肉的饮食会促进硫酸还原菌过度生长,这种硫酸还原菌可以增加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相较之下,富含纤维的饮食可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例如有抗癌功效的丁酸盐。 5 调节饮食和使用益生菌极有可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合和成分。

微生态失调

probiotics

现时已分辨出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态失调。在腐败性微生态失调中,腐败性细菌(主要是拟杆菌门)之所以会增加,原因是因为饮食中有过多脂肪和肉类,但缺乏纤维。6 治疗腐败性微生态失调通常会使用抗生素,但是可以导致肠易激综合症。易感性微生态失调与肠道微生物群失去耐受性有关,这样会引致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及发炎性肠道疾病。典型的例子是,「好细菌」会减少而「坏细菌」会增加,从而改变肠道的能动性和引起炎症。 最后一类是真菌性微生态失调,这涉及念珠菌(Candida)及其他真菌品种过度生长,这是由于食用过多醣份及太少纤维。 7 改变饮食和服用益生元及益生菌补充品已证明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环境,为健康和预防疾病提供稳定的的体内平衡。

代谢问题

肥胖与随时间增多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有关。 此外,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明显有较少厚壁菌门(Firmicutes),这种模式与自体疾病(如一型糖尿病)患者相似。10 代谢综合征及血糖、胆固醇、炎症、腹部脂肪及血压失调,同时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包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多项整合分析发现服用益生菌补充品对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有正面影响,同时亦能改善血压。11,12,13 另外有五项整合分析一致证明益生菌有助改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是对三酸甘油脂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无明显作用。14,15,16,17,18 使用益生菌的时间同样重要,研究证明要减少胆固醇水平,需要服用超过四星期方为有效。19,20 另一项整合分析证明连续服用八星期以上可明显减少三酸甘油脂的水平。21 此外,分析已证明相比胆固醇水平正常的受试者,胆固醇轻微偏高的受试者服用益生菌的效果更好。22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及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等个别菌株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水平,23,24 至于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及鼠李糖乳杆菌(L. reuteri)则可明显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尽管三酸甘油脂并不易改变,但在食用含有芽孢乳酸菌(旧名 Lactobacillus sporogenes,现名 Bacillus coagulans)及菊糖的合生元食物后,对三酸甘油脂有正面作用。25 此外,服用益生菌补充品也观察到可减少收缩压和舒张压,26,27,28 也可改善肥胖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29 研究已证明服用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及其他菊糖纤维可减轻体重并有抗炎作用。30 更具体的例子是,格氏乳酸杆菌(L. gasseri)BNR17 以证明可抑制脂肪母细胞肪组织,从而减少瘦素分泌。31 研究显示在肥胖女性中,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CGMCC 可明显减轻体重,这与食欲提升、对食物的渴求减少、贝克抑郁量表评分减少、提升对自己身体的形象以及心理情绪的影响有关。相比服用安慰剂,肥胖患者服用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补充品后,除体重明显减少外,身高体重指数、胰岛素及脂肪密度均有下降。 32 有益生元研究证明它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通过减少发炎元素,因为半乳寡糖可降低胆固醇,而且结合果寡糖与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可产生醋酸盐、丁酸盐及丙酸盐,这样会有脂肪新城的作用。33 总括而言,益生菌和益生元似乎对代谢综合症的各种征象和症状有功效,包括帮助控制血压、血糖、胰岛素、胆固醇、身高体重指数和炎症。

微生物群-肠-脑轴线

微生物群-肠-脑轴线自研究的新范畴。我们经常观察到场度不适涉及焦虑及抑郁症的症状,反之亦然。就着这种双向的肠-脑沟通途径,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机制,包括激活免疫力、迷走神经信号、色氨酸代谢改变以及微生物的神经活性代谢物。 34 微生态失调与抑郁症之间有关连,研究已证明孩童时期及周产期接触不正常的微生态失调,可以影响微生物群及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从而引致抑郁症。35 使用抗生素可大幅减少肠道细菌多样性,研究已证明会在往后人生中增加发展出焦虑症的风险。 36 此外相比对照组,研究已证实重度抑郁症患者体内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数量明显较少, 37 而且使用抗抑郁药与体重增加及减少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有关,进一步使问题更为复杂。38

抑郁与焦虑

当我们留意就个别益生菌进行的研究,就得知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DR7可减少压力症状,39 而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299v则可减少犬尿氨酸并改善认知表现。40 犬尿氨酸是色氨酸的代谢物,与抑郁症状有关。在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及阿兹海默症患者中,发现犬尿氨酸的分解物与色氨酸的比例失衡。研究显示在大鼠中,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具有抗焦虑作用,在小鼠中可改变脑部区域的γ-氨基丁酸受体。41 另一项研究在女性怀孕期间使用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结果发现产后抑郁及焦虑的症状明显减少。42 连续八星期服用瑞士乳杆菌(L. helveticus)及长双歧杆菌(B. longum)后,对治疗抑郁压力和焦虑并无明显作用。43,44 但是,另一项使用瑞士乳杆菌(L. helveticus)及长双歧杆菌(B. longum)配合半乳寡糖的研究发现,贝克抑郁量表评分及犬尿胺酸与色氨酸的比例明显下降。46 如果仅使用益生元半乳寡糖,唾液皮质醇觉醒反应会明显下降,但使用低聚果糖则没有作用。 有其他几项研究证明,混合使用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 casei)、双歧杆菌(B. Bifidum)、乳双歧杆菌(B. lactis)、短乳杆菌(L. brevis)、唾液乳酸杆菌(L. salivarius)及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可明显提升情绪、改善抑郁及精神健康。 47,48,49  在慢性疲倦综合症患者中使用干酪乳杆菌(L. casei),已证明可明显减少焦虑,50 使用长双歧杆菌(B. longum)对焦虑没有作用,但是使用十周后,可减少抑郁、提升生活质量评分,也观察到在脑部多个位置可减少负面情绪刺激(减少边缘活动)。51 研究观察得出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CP2305 可改善睡眠及压力症状,包括明显减少焦虑,52 至于健康成年人在面对压力提升的情况下,使用干酪乳杆菌(L. casei)有助提升睡眠质素。53

自闭症

probiotics

自闭症与微生物失调以及肠胃道干扰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患者的粪便含有较多梭菌属(Clostridium),但较少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54,55,56 而且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数量较多,但是种类较少 57 有趣的是,使用不会被肠道吸收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可改善自闭症的症状,这种抗生素含有梭菌属(Clostridium)等革兰氏阳性菌。58 单独使用益生元,尤其是鼠李糖乳杆菌(L. reuteri)的研究显示, 59 可明显改善自闭症儿童患者的社交行为评分。60 研究证明使用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可改善自闭症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对食物的态度,这两方面对他们来说通常具有挑战性。 61

益生菌对肠-脑轴线的另一作用,可显于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它可以通过奖励及成瘾行为调节情绪。62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在有风险患上神经发展障碍症的儿童进行的研究指出,当怀孕母亲在生产前四星期及产后6个月持续服用鼠李糖乳杆菌亚种(L. rhamnosus)后,可避免婴儿发展出亚斯伯格症候群和注意力不足及过动症。63 在阿兹海默症患者中,服用益生菌组别的简短智能测验评分有明显改善,而C反应蛋白也有所减少。 64

Conclusione

在益生菌研究中,其中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范畴是微生物群-肠-脑轴线,现在有一个新词汇,称为「精神益生菌」。我们已知道益生菌对调节免疫力、改善消化、皮肤及呼吸问题的功效,现在我们开始明白到益生菌对炎症、代谢、自体免疫疾病、抗癌功能及神经性语言的特定作用。 从天然疗法和全人角度来看,这些健康问题有许多重迭和互通之处,纵然使用普通的益生菌混合物可能有助应付这些问题,但是明白益生菌的个别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在生命初期了解肠道微生物群涉及的因素,可以为预防疾病提供基础,而知道肠型类别及微生物失调类别则有助进行个人化的治疗。最后,可认识个别益生菌品种和菌株的功能,还有支持它们生长的益生元「食物」种类,如此一来就可以提升个别的治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