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所需的治疗方法

简体中文

所需的治疗方法
By: Maria Shapoval, ND

Integrated Healthcare Centre
1255 Sheppard Ave East
Toronto, ON, M2K1E2
mshapoval@ccnm.edu
http://ccnmihc.ca/practitioners/maria-shapov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 Needling Approach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大脑皮质、脑干及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患者的年龄通常介乎55至75岁人士,男性的患病率稍微高于女性。此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出现单侧衰弱、协调障碍及手指难以精确活动。当病情恶化下去,病人会出现肌肉萎缩、麻痹、抽搐及抽筋。这是由于ALS的影响范围涉及上运动神经元疾病、颤动、痉挛,还有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及反射消失。ALS有两种不同的病发类型,包括「四肢性病发」及「延髓性病发」。顾名思义,四肢性病发初期首先开始在手臂及脚部。延髓性病发则影响脑干内的皮质延髓神经元,造成说话及吞咽困难。无论属于哪一种病发情况,当病情恶化下去,病人会越来越靠赖个人看护的支撑才能走动,并需要接受胃造口术,因为进食时容易窒息。此病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呼吸肌肉衰弱,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缺氧、呼吸性酸中毒以及其他并发症。病人会需要人工通气,但同时增加受感染的风险。现时惟一可改善预后病况的治疗方法是利鲁唑,能够延迟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然而不能完全阻止病情恶化。因此,寻找其他有助改善呼吸功能的疗法是很重要的,因此这是此病引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针炙的概述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 Needling Approach

研究探讨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针炙,包括日本及韩国的针炙方式。根据针灸背后的理论,患上ALS是由于「气」的移动受阻或不足。将针插入身体某些部位,可以打通经脉让「气」流动,从而改善病情。「滋补」可增强某一器官,为这器官加入能量或「气」。因此,针炙疗程可针对滋补肺部功能,从而改善氧饱和度及呼吸率等呼吸参数。针炙可以单独施针,也可加入草药、注射物质,或结合电刺激(1)。做法是将某频率的电流由针的一端运行至另一端。将电流的强度调至病人的最大耐受性,但要避免引起痛楚。使用电流可以加强针灸的治疗效果。


有关针灸研究文献的概要

对于使用针灸来治疗帕金森氏症等与行动问题,已有大量临床试验显示有正面效果,当中大部分的ALS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其中有两项实验于人体进行,不过样本数目有限。以下是相关研究的总览。


在人体进行的电针疗法

这实验以ALS患者为对象,测试电针疗法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功效。共十八位ALS病人连续五天,每天进行两次各15分钟的治疗,在每次疗程之前及之后都会测量呼吸参数(2)。疗程包括在4个能提升肺功能的穴位施针:太白(SP3)、太渊(LU9)、少府(HT8)及鱼际(LU10)。将频率100赫兹的电流接驳至太白穴及太渊穴。测试者的呼吸率及二氧化碳水平并无明显改变,但在统计学上心跳率明显下降,而氧饱和度亦有上升。然而,依照临床角度,这些改变的程度相当微少。


接受穴位注射的个案

有两名ALS患者接受顺势疗法,连续4周,每周5天接受Enercel 的穴位注射(3)。顺势疗法使用的Enercel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夜花仙人掌(4倍)、芦荟(4倍)、黑质冷杉(4倍)、山金车(6倍)、南美蛇毒(11倍)、碳酸钙(6倍)、白头翁(6倍)。施针穴位包括:百会(GV20)、耳门(EX21)、大椎(GV14)、曲池(LI11)、外关(SJ5)、阳陵泉(GB34)、足三里(ST36)、地仓(ST4)、颊车(ST6)、梁门(ST21)、天枢(ST25)、归来(ST29)、膈俞(UB17)、期门(LV14)、脾兪(UB20)、胃俞(UB21)、腋门(I4)、养老(SI6)、环跳(GB30)、上巨虚(ST37)、解溪(ST41)及昆仑(UB60)。此外,病人也要服用不同产品来加强排毒。完成疗程后,两名病人的握力、颤动及说话方面均获得改善。由于涉及多方面的治疗,因此究竟是综合治疗或某种指定疗法造成改善,实在难以下定论。


在动物模型进行的电针疗法

患有ALS的动物模型采用有遗传突变老鼠,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有缺陷。这种酶对移除自由基有很重要的作用,能维持粒线体及其他细胞成分的健康。若这种酶有缺陷或缺少它,会导致损失神经元细胞及类似ALS的症状,因此ALS的研究经常使用动物进行。此外损失运动神经元之外,ALS还会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炎症标志物,并增加小胶质细胞激活。小胶质细胞可能被误认为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虽然这些细胞的功能未完全清楚,但是在ALS病人身上,神经元损失的位置出现大量的小胶质细胞,这可能是引致神经元炎症的成因。

在这实验中,将电流接驳至病人的足三里穴位(4)。疗程后经滚轮测试,证实病人的运动功能有所提升。此外,电针疗法也造成神经元细胞死亡及TNF-α下降。有趣的是,其他研究显示刺激这穴位能够调节免疫系统。


在动物模型的穴位注射蜂毒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 Needling Approach

人类使用蜂毒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已有相当的时间。蜂毒由被称为蜂毒素的化合物组成,相信是这疗法具有抗炎功效的原因。这动物实验使用SOD1经突变及患有ALS的老鼠模型,将蜂毒注射在足三里穴位,并与对照组比较(5)。结果显示,老鼠模型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存活率增加达18%,并且位于脑干及脊髓的神经元存活率增加。另外也观察到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及TNF-α水平下降。

有趣的是,在腹腔注射蜂毒有相同的效果,但是机制有分别(6)。另一项动物实验比较在腹腔及在足三里穴位注射蜂毒的分别。不论在腹腔及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均能够改善运动功能(步幅)及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然而,在足三里穴位注射蜂毒会使TNF-α的水平大幅下降,在腹腔注射则没有此现象。因此,使用不同方法注射蜂毒虽然有不同的效果,但是两种注射方法都能改善动物模型的运动功能。

另一个产生ALS症状的机制,可能是借着减少蛋白酶体的活动。蛋白酶体是一种酶,负责清除细胞内折迭错误及受损的蛋白。倘若蛋白酶体功能受损或不正常,当出现α-突触核蛋白等突变的蛋白时,它们会聚集成团,增加氧化应激及使粒线体的功能受损,从而妨碍细胞的正常功能。这样会造成或激发细胞死亡。蜂毒肽是蜂毒的另一种成分,而被证实能对蛋白蛋白酶体有保护作用(7)。有一项动物实验在足三里穴位注射蜂毒肽,结果显示能改善运动功能并延后病发时间。虽然不能延长寿命,但是可减少TNF-α、抑制形成畸形的α-突触核蛋白,并回复蛋白酶体40至50%的功能。TNF-α减少可能是有助减少形成畸形的蛋白质,例如可引起炎症的α-突触核蛋白,也可能导致ALS病人体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加的原因。

因此,刺激足三里穴位,不论是注射蜂毒或以电流刺激,都能提升神经元存活率及提供抗炎效用。至于在人体进行这些实验能否有相同效果,则有待观察。


总结

使用针灸治疗ALS的研究,大部分只限于动物实验。人类实验已显示针灸是安全的,而动物实验显示几种针灸疗程背后的机制都能改善运动症状。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改善步幅及神经元存活率,可能由于这穴位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注射蜂毒方面,不论注射在腹腔或足三里穴位,都可以提升神经元存活率及运动功能,至于抗炎功效仅在穴位注射后见效。若根据此总览的电针疗法,在不同穴位重复以电流刺激是否在临床见效,还需要大量研究才能证明。